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
發布時間:2015-07-24 11:20:07 點擊次數:831
概述:
分布式光伏發電特指采用光伏組件,將太陽能直接轉換為電能的分布式發電系統。它是一種新型的、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發電和能源綜合利用方式,它倡導就近發電,就近并網,就近轉換,就近使用的原則,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同等規模光伏電站的發電量,同時還有效解決了電力在升壓及長途運輸中的損耗問題。
目前應用廣泛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,是建在城市建筑物屋頂的光伏發電項目。該類項目須接入公共電網,與公共電網一起為附近的用戶供電。
分布式光伏發電具有以下特點:
一、是輸出功率相對較小。一般而言,一個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容量在數千千瓦以內。與集中式電站不同,光伏電站的大小對發電效率的影響很小,因此對其經濟性的影響也很小,小型光伏系統的投資收益率并不會比大型的低。
二、是污染小,環保效益突出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在發電過程中,沒有噪聲,也不會對空氣和水產生污染。
三、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局地的用電緊張狀況。但是,分布式光伏發電的能量密度相對較低,每米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的功率僅約100瓦,再加上適合安裝光伏組件的建筑屋頂面積有限,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用電緊張問題。
四、是可以發電用電并存。大型地面電站發電是升壓接入輸電網,僅作為發電電站而運行;而分布式光伏發電是接入配電網,發電用電并存,且要求盡可能地就地消納。
影響:
1、對電網規劃產生影響。分布式光伏的并網,加大了其所在區域的負荷預測難度,改變了既有的負荷增長模式。大量的分布式電源的接入,使配電網的改造和管理變得更為復雜。
2、不同的并網方式影響各不相同。離網運行的分布式光伏對電網沒有影響;并網但不向電網輸送功率的分布式光伏發電會造成電壓波動;并網并且向電網輸送功率的并網方式,會造成電壓波動并且影響繼電保護的配置。
3、對電能質量產生影響。分布式光伏接入的重要影響是造成饋線上的電壓分布改變,其影響的大小與接入容量、接入位置密切相關。光伏發電一般通過逆變器接入電網,這類電力電子器件的頻繁開通和關斷,容易產生諧波污染。
4、對繼電保護的影響。中國的配電網大多為單電源放射狀結構,多采用速斷、限時速斷保護形式,不具備方向性。在配電網中接入分布式電源后,其注入功率會使繼電保護范圍縮小,不能可靠地保護整體線路,甚至在其他并聯分支故障時,引起安裝分布式光伏的繼電保護誤動作。
發展現狀:
光伏產業產能過剩的矛盾由來已久。我國光伏組件產量自2007年以來。2011年,我國光伏組件產量是當年新增安裝容量的10倍,百分之90的光伏組件需要銷往國外。
我國光伏產業嚴重依賴國外市場的風險在歐美“雙反”時暴露無遺。為挽救我國光伏產業,國家2012年以來連續出臺政策支持分布式光伏發電發展。為了響應國家政策,國家電網公司發布分布式光伏發電相關管理辦法,為促進分布式發電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
分布式光伏發電近3年呈現爆發式增長。我國從2009年開始實施特許權招標,推動地面大型光伏電站建設。同年,開始了“金太陽”工程和光電建筑示范項目,給予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補貼,并按照投資規模的大小,確定補貼額度。截至2011年年底,國家已公布的光電建筑示范項目規模約為30萬千瓦;“金太陽”工程已公布的規模約為117萬千瓦。分布式光伏發電爆發式增長,但與之相關的規劃、設計、施工、管理和運行的標準、規范不健全,導致問題集中顯現。
國家公布的相關規劃提出,2015年分布式光伏發電要達到1000萬千瓦。同時,明確提出鼓勵在中東部地區建設與建筑結合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。因此,分布式光伏發電是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